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89 (第2/4页)
太子所提的贵族书院,康熙首肯, 却只批准旗人子弟入学, 以此昭显八旗地位非凡。 康熙还特地当众赞扬太子, 以此来告诉满朝文武,太子并未对八旗有不满意, 只是怒其不争而已。 之后, 康熙一连降了几道圣旨给旗人,准他们在非战事期间,牟取其他差事。 不过康熙早早便有裁剪中央各机构官员的打算, 因而对普通旗人的差事安排, 仍旧多为武职。 俸银等福利稍稍提高的同时,康熙又命内阁大臣们亲自制定更严格的军纪,由八旗各佐领亲自督查,定要这些旗人严守军纪,否则严惩不贷。 这一系列政令实施起来, 便到了第二年正月, 康熙以治理黄淮多年未见成效为由,决定第三次南巡。 随行人员不止点了几个皇子和皇长孙, 还有皇太后同行。康熙担心皇长孙南巡时再有不适,便命此时已经痊愈的容歆随行。 容歆得到口谕时,看向东珠, 便请太子向康熙请示, 带着东珠一同出行。 康熙应允后, 大阿哥又去求他带着宝娴姐妹三人,据大阿哥后来所说,康熙当即便斥责了他“胡闹”,但是耐不住大阿哥胡搅蛮缠,最终此次南巡,还是多了四位小格格。 圣驾预备在二月初三启行,太子妃对皇长孙不甚担忧,只在女儿屋子里转来转去,生恐落下哪一样,以至于东珠在行中出现什么问题。 皇长孙仿佛不是亲生的一般,坐在椅子上看着额娘转来转去,情绪不甚欢快道:“您忙的甚么?东珠只要有嬷嬷在身边,半点儿事也不会有。” 太子妃一听,走到儿子身边,在他脑袋上揉了一把,笑道:“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